史上今日:1860年5月10日 碱金属元素“铯”被发现

1860年5月10日,德国著名化学家本生(Robert Bunsen)和基尔霍夫(Gustav Kirchoff)向柏林科学院正式提出报告:通过光谱分析,发现新的碱金属元素“铯”,意为蔚蓝色的天空,因为铯在光谱中显现出美丽的蓝线。

当时所用的实验装置(复原图)

金属铯是一种金黄色,熔点低的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极易被氧化,能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且爆炸。铯在自然界没有单质形态,铯元素以盐的形式极少的分布于陆地和海洋中。铯也是制造真空件器、光电管等的重要材料。

1860年,本生和基尔霍夫创建光谱分析的这一年,他们用分光镜在浓缩的杜克海姆矿泉水中发现有一个新的碱金属存在。他们在一篇报告中叙述着:“蒸发掉40吨矿泉水,把石灰、锶土和苦土沉淀后,用碳酸铵除去锂土,得到的滤液在分光镜中除显示出钠、钾和锂的谱线外,还有两条明亮的蓝线,在锶线附近。现在并无已知的简单物质能在光谱的这一部分显现出这两条蓝线。”

金属铯一直到1882年才由德国化学家塞特贝格电解氰化铯和氰化钡的混合物获得。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技创新里程碑”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