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英文缩写并非HIV,而是AIDS。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英文缩写,是引起艾滋病的病原体。而AIDS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是HIV感染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引发的疾病状态。
HIV是一种专门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主要通过破坏人体的CD4+T淋巴细胞,导致机体免疫功能逐渐丧失。随着CD4+T淋巴细胞数量的不断减少,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逐渐下降,进而引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的发生。而AIDS则是HIV感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标志着患者的免疫系统已经受到了严重破坏。艾滋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感染HIV后,病毒会攻击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不同程度的免疫系统功能缺陷。这会导致身体抵抗各种病原体感染的能力下降或丧失,识别和清除突变细胞的能力也会下降,从而容易患上各种机会性感染和肿瘤。患者会出现复杂多样的非特异性症状,如发热、盗汗、皮疹、淋巴结肿大等。随着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体重下降、持续性腹泻、呼吸困难等症状,甚至危及生命。目前,艾滋病的治疗主要以综合治疗为主,其中抗病毒治疗最为关键。抗病毒治疗的目标是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重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感染者生活质量,从而降低与减少与HIV相关疾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常用的抗病毒药物包括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非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蛋白酶抑制剂等。由于单种药物易产生耐药性,因此通常采用2-3种药物联合应用,即“鸡尾酒”疗法或称高效抗逆转录病毒疗法。
艾滋病护理要点
1、营养支持:艾滋病患者往往会出现营养不良,因此应给予高能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以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2、防止机会性感染:艾滋病患者容易患上各种机会性感染,因此应加强口腔、皮肤护理,注意个人卫生,及时隔离和治疗感染。
3、心理护理:艾滋病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歧视,因此应加强心理治疗,与患者多沟通,提供心理支持。
4、避免高危性行为:艾滋病主要通过性传播,因此应避免高危性行为,使用避孕套等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