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人以后再也喝不到蓝星啤酒了!

关闭勾起市民乡愁,

超市内却“一罐”难求

和生力(保定)啤酒有限公司永久关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网上关于“蓝星”的怀念文章,如浪潮一般,勾起了很多市民的乡愁和回忆。

在百度或者今日头条等平台搜索,关于蓝星的缅怀很多。诸如《再见,蓝星啤酒!再见青春》《保定生力永久关闭,蓝星啤酒终成回忆!永久关门!》《喝了20多年的蓝星啤酒为什么要停产?》之类的文章,很多很多。

勾起乡愁同时,保定市民的购买“蓝星”的热情,也被引发。

3月17日上午,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查看蓝星啤酒销售情况。

在朝阳大街惠友超市啤酒售卖货架西侧,商家已特意分出一块货架,提前打出啤酒促销的宣传。琳琅满目的啤酒品牌里,除了青岛、崂山、燕京、哈尔滨等国产品牌啤酒外,国外品牌啤酒也占据着不小位置。

不过,在货架上,记者觅不到一丝“蓝星”的身影。

“网上说的是真的?没有蓝星了?还想夏天喝呢。”一名女士特意到货架前寻找蓝星啤酒,“真没了,好多人问,库存都没了。”工作人员解释。

确实如市民所说,曾几何时,每到夏天,很多市民最喜欢“吃着烧烤,喝着啤酒”,而本土的蓝星啤酒成为不少保定市民的不二之选。

蓝星啤酒节、蓝星啤酒竞饮大赛、蓝星大篷车文化下乡…… 2018年,蓝星啤酒甚至搭载七夕夜,在电谷酒店举办“挑战新蓝星”蓝星啤酒节,当天还推出“蓝星王”“蓝星新酿”两款新产品。

然而,这些都没有挽回蓝星啤酒的颓势。

烧烤摊曾满桌“蓝星”,

消失了“可惜了”

作为保定市的“一瓶酒”,25年扎根保定的蓝星啤酒,融入了太多人的生活,留下了太多人的故事与情感。

1958年出生老保定人赵志喜,第一次喝啤酒是在1981年。“在天津喝的,印象特别深刻。”赵志喜称,后来保定有了“蓝星”后,“劲头儿更大”的“蓝星”,更符合他的口味。

“夏天,吃烧烤的时候,喝上一碗又冰凉又新鲜的蓝星,感觉特别过瘾。”对于喝惯蓝星啤酒的赵志喜来说,“蓝星”的消失代表着一种味道的消失。

1991年出生的刘佟几乎从开始喝啤酒,就从没离开过“蓝星”。回想起在人民广场举办的第八届蓝星啤酒节上出的洋相,他就忍俊不禁:“那年我19岁,哪知道啤酒也是有度数的,不知不觉中就喝多了。”刘佟说,夏天的烧烤摊,放眼望去大部分都是蓝星啤酒,几乎占据了他撸串喝啤酒的记忆,“‘呯’的一声响,启开瓶盖后‘咕咚咕咚’的干下去,瓶底见天时,就一个字,‘爽’!”如今,撸串还在,生活还在继续,但,“蓝星”已远。

别了,“蓝星”!

保定曾经和现存的啤酒

历史上,保定曾出产过不少品牌的啤酒。据说在民国时期,保定就生产“金钟”啤酒。此后多年,保定啤酒厂生产过“五星”啤酒和雪归啤酒。在商标爱好者手中,还有一款保定冰洋啤酒厂出品的“冰洋啤酒”,商标上有“徐农”标识。

1991年,位于莲池区杨庄乡下闸村的保定京苑啤酒厂,在保定工商局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600万人民币。该厂生产的“奥莱”啤酒曾是河北省驰名品牌,上世纪90年代非常辉煌,曾经畅销全国各地。

此后,在易县紫荆关镇生产的美雪啤酒,在上世纪90年代也曾名噪一时,但规模不如奥莱啤酒。之后,才是1996年成立的生力八达(保定)啤酒有限公司。

2012年,百威(保定)啤酒有限公司成立,位于保定市清苑区,总投资20亿元,总占地面积500亩,设计产能为年产100万吨。2016年3月,百威(保定)啤酒有限公司每小时生产12万听易拉罐装啤酒的生产线投入生产,成为当时国内最大的一条易拉罐啤酒生产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